若强发少阴汗,阳微不能作汗,必动其血,故吐血,气微绝,蜷卧厥冷,不能自温也。病同冷饮,而有在外在内之别,方同辛温,而有主温主散之异也。
寸口脉阴阳俱紧者,法当清邪中于上焦,浊邪中于下焦,清邪中上,名曰洁也;浊邪中下,名曰浑也。魏荔彤曰:腹满或服下药,或服补药,有时减退,未几旋腹满如故,则不可作实与热仲景明此为寒,里寒从无下法,惟有温药与服,虚者以温中补气,实者亦以温中行气为义,是治气寒腹满第一善法也。
一和解其外,以其中有芍药之寒,故犹当消息,犹曰小和。目直视,目瞪不转睛也。
<目录>卷二\血痹虚劳病脉并治第六黄耆三两芍药三两桂枝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此为预治肺痈将成者主治也。
脐之上下左右,四藏之位也,四藏之气,不安其位故动也。 师曰: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从便难,又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
越人遗包络、三焦,故十也,今五藏六府相乘,故十一也。诸脉浮数,谓寸、关、尺六脉俱浮数也。